瀏覽類別

最新消息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2022/03/19-2022/09/11【什麼是「番」 —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

❉ 展覽名稱: 【什麼是「番」-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 ❉ 介紹: 1683年(康熙22年),清帝國將臺灣「納入版圖」,從此在臺灣展開治理。清帝國在其治下的臺灣,將人分成兩類:「民」(來自中國的墾殖者)、「番」(原來就居住在臺灣的土著);「番」又有「熟番」、「生番」、「歸化生番(化番)」之分。…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2/03/19-2022/08/28【百分百錯覺】

❉ 展覽名稱: 【百分百錯覺】 ❉ 介紹: 我們常說眼見為憑,意思就是只有自己用雙眼看到的事實,才能相信。 然而,我們的眼睛真的這麼可靠?我們所看到的事物,就等於真實嗎? 在古希臘故事中,畫家宙克西斯(Zeuxis)和巴赫西斯(Parrhasios)進行一場繪畫比賽,宙克西斯所繪的葡萄極為逼真,吸引鳥兒飛來啄食,當他想要掀開覆蓋在巴赫西斯畫作上的布時,卻發現那塊布料就是畫作本身。這種以錯視畫法(Trompe l'œil)再現景物、欺瞞視覺的繪畫,在文藝復興時期極為常見。…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客‧觀》期刊徵稿

❃ 刊物名稱:《客‧觀》 ❃ 說明: 近年來,客家研究的發展方興未艾,為分享全球脈絡豐富的客家學術研究能量及博物館實踐成果,《客・觀》提供從臺灣客家研究到海外客家研究、博物館展覽敘事與實務分享,以及在地文史或故事的發表園地,期待打破一元化的視角,從不同觀點或角度綜覽思索客家與其周邊族群的關係及常民故事。 本刊歡迎各領域與客家、族群及博物館相關研究議題與成果,徵稿類別為「學術研究」及「博觀論壇」兩單元。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包括研究論文(Research…

2022/3/26 【網路書寫博物館—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第三場|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策展理念與展覽敘事規劃

網路書寫博物館—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 第三場|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策展理念與展覽敘事規劃 時間:2022年3月26日(六)下午14:00-17:00 地點:Google Meet 視訊會議室 人數:90名(講座對象:博物館從業者與相關系所學生、藝文工作者、一般民眾。若人數超出限制,錄取名單將依上述順位排序篩選,並保留報名資格之最終審核權利。)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3月21日(一) 錄取通知:3月23日(三)同步寄送錄取通知與會議連結…

【博物之島新訊】國際典藏委員會(COMCOL)徵稿開催!跨國合作與青年網絡踴躍發聲

COMCOL移地會議將於8月25日拜訪「布拉格城市美術館」(Prague City gallery),該館創立於1963年,共管理7棟文化資產。圖為科洛雷多-曼斯菲爾德宮(Colloredo-Mansfeld Palace)室內一景。(Photo by Václav Štorek, CC BY-SA 4.0) 文|王雅璇(國際典藏委員會ICOM COMCOL青年理事、國立歷史博物館文創行銷組)…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2022/03/04-2022/8/31【馬偕來臺150週年:世代傳承從臺灣到國際 ~時空阻擋不了的愛】小型特展

❉ 展覽名稱: 馬偕來臺150週年:世代傳承從臺灣到國際 ~時空阻擋不了的愛 ❉ 介紹: 150年前,一條看不見的線牽引著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帶著上帝的愛遠渡重洋來到美麗的福爾摩沙傳福音。1872年3月9日馬偕在淡水上陸,以淡水為宣教、醫療、教育的基地,為臺灣建立現代化的里程碑。馬偕第三代柯設偕是臺北帝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的前身)史學科第一屆唯一臺籍畢業生(1931畢業),次子柯威霖在二戰後就讀臺大先修班與機械工程學系(1946-1950),父子二人同是臺大歷史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