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專文】聽見《鏡子》?當代工藝展如何於雲端空間實踐展示多樣性

《鏡子》線上療癒工藝展網站入口。(《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作者:作者:趙欣怡(國立中興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新興的數位展示,是否能落實文化平權?

自2020年起,因受全球COVID-19疫情影響,各博物館與美術館之實體展覽仰賴數位化程度與線上展示需求逐漸提升。文化部於2021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起動線上展覽資源〔註1〕,並推廣中央研究院「開放博物館」平臺〔註2〕,提供所屬11個單位相關線上展覽資源〔註3〕,正式開啟國內臺灣博物館展覽數位展示的轉捩點。

綜觀上述博物館線上展覽內容,以原實體展覽空間經360度環景掃描拍攝建置數位化場景、展示素材架設於數位策展平台、實體展覽宣傳原始網頁資訊,或將相關行銷推廣活動紀錄上傳於影音播放平台,成為目前線上展覽主流方式。如今,多元數位展示管道及數位展覽資源如雨後春筍陸續出現,博物館雖於線上展覽仍保有實體展覽策展手法及架構,但仰賴大量觀展互動及專人導覽等現場服務就顯得較難以取代。

在博物館文化平權理念推動下,多元感官詮釋內容與展示型態成為各館所致力發展的友善服務。但無論是手語影片、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導覽、觸摸展品、立體地圖或自主導覽系統等資源,經常是在實體展覽內容完成後衍生的額外資源,難以在策展初期即成為規畫項目。因此,在數位化浪潮衝擊之下,身心障礙觀眾之線上文化參與更顯得受限,為視障者提供語音資訊或口述影像服務,為聽障者提供手語翻譯及聽打字幕,便成為後疫情時代的線上展覽文化平權服務之基本條件。

 

《鏡子》線上工藝展,療癒你的心

《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是由台灣藝文空間連線策劃,文化部與國立工藝研究中心所支持之線上工藝展覽。展覽形式完全屏除實體模式,而以架設展覽專網方式做為疫情時代之展示與行銷方法〔註4〕。策展單位以大量當代工藝作品的影像、影片為主要展示內容,有別過往網路資訊以宣傳為目的,僅提供代表性圖像作為線上資訊之作法。

展覽入口強化視覺效果的色塊動態頁面(《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展覽作品包含8位藝術家的工藝作品,包含:探究自我過程的金工藝術家王筱璦、以天鼓傳遞正向波的藝術家潘子村、以土紀錄自己生活樣貌的陶藝創作者黃虹毓、著迷於燈光變化的陶藝創作者陳向榮、以黑膠唱片紀錄一週生活的纖維藝術家康雅筑、從金工轉向藝術計畫創作的林秀蘋、在重覆規律中找到平衡的鑲嵌玻璃藝術家張博傑,以及試圖修補自己與父親和阿公關係的漆藝家賴信佑。用以回應策展人提出以物件「自我療癒」的概念,從創作過程中,如同「鏡子」映照出個人生命觀點。

展覽互動方式引導頁面。(《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在線上展專網設計上,入口頁面則是強化視覺效果的色塊動態,以內嵌展覽介紹影片,讓觀眾以影音瞭解展覽概念。網站架構上,策展單位選擇以簡化的操作形式,將策展資訊、藝術家、延伸活動,三大項內容設定在頁面左上角。進入每位藝術家的作品頁面,都以動態影像或互動設計導入藝術家作品理念,運用色彩、線條、形狀、律動、對稱、速度、漸層、時間性等元素連結作品意象,以視覺特色引發觀眾興趣,進而深入理解藝術家作品內容與想法,藉以增加觀眾在線上觀展經驗中的好奇心與想像力。

內嵌作品介紹影片。(《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藝術家黃虹毓作品互動頁面。(《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藝術家康雅筑作品互動頁面。(《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多元感官展示的雲端體驗

展覽另一大特點是在策展階段初期,策展人洪秉綺規畫線上資訊多元感官詮釋需求,除了視覺主導的影像內容,亦以「聲音」作為主要接收作品資訊來源,架設作品口述影像語音,成為藝術家作品介紹少量文字以外,最主要作品導覽資訊,提供視障者及所有觀眾聆聽。

口述影像製作程序在展覽2022年4月16日開展前約一個半月啟動,經由策展人提出導覽文字初稿,再由專業人員編寫成口述影像文稿,經視障者聆聽測試,提出對於作品的理解,採納視障者實測建議後,再由專業人員及策展單位進行最後編修定稿,方能作為錄製音檔內容。語音錄製內容除了將口述影像文稿轉成語音,更加入多元音效,或是利用工藝器物敲打聲響,以及藝術家自述語音片段,完成約3分半至近5分鐘的9則口述影像語音。

然而,上述經由繁瑣製作過程完成的口述影像語音資訊,在操作體驗上卻僅能從展覽專網右上角找到「閉上眼聽展覽」字樣,點選後連到外部SoundOn「播客」(Podcast)網站,方能逐一讀取語音,對於視障者來說,此需重新在另外頁面操作的方式,確實使其較為不便。但是值得鼓勵的是,有別於博物館於展場內提供的口述影像文字,由視障者運用語音朗讀方式取讀內容的作法,或以二維碼(QRCode)掃碼讀取語音內容〔註5〕,又或實體展場中運用微定位系統藍芽裝置進行自主導覽形式〔註6〕,策展單位考量現今大眾播客使用率高,且能夠於不同平台操作(例如:可用手機或平版應用程式以單純播放聲音為主的媒體系統),如此能夠進一步擴大展覽行銷宣傳及使用方式,且僅需一機在手、不限場域就能夠使用的特性,應可作為疫情時代提供視障者觀展資訊之新興模式〔註7〕。

閉上眼廳展覽SoundOn網頁入口。(《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鏡子展口述影像語音於手機應用程式操作頁面。(《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 提供)

 

如何使「共融策展」更上一層樓?

惟面對共融社會之藝術文化發展趨勢,本文討論的《鏡子》線上展覽網站應更符合無障礙網頁設計原則,例如考量避免彈出式視窗、增加開啟新視窗之引導方式、色彩級明暗對比、提供縮放字級大小之功能等,以符合不同視力損傷程度使用者之需求。其次,如能在線上展網站之藝術家介紹分頁資訊中,個別導入口述影像語音內容,更能讓觀眾理解口述影像作為通用設計之融合目的。相同地,如能在口述影像語音Podcast平台上提供藝術家提供之作品影片、照片及圖說資訊,以破除視障者不需視覺訊息之刻板觀念,以雙向資訊連結促進文化近用之實踐理念。同時,雖然本展覽在製作口述影像過程中邀請視障者進行實測,但仍期待應收集更多視障者使用者經驗,針對展覽使用者操作介面、展示內容編排設計、口述影像內容理解進行成效評估,分析口述影像撰稿原則與方法,作為未來博物館數位導向之共融展覽企劃基礎設計原則與策略。

《鏡子》線上展將工藝作品的文字、圖像、聲音及影片等資訊進行網頁展示,並以視障觀眾需求為出發,強調聽覺訊息傳達作品理念,達到線上展覽多元感官互動效果。進而打破以往工藝展覽形式,作為取消實體的策展實驗案例,除了成為強化數位策展的線上互動設計示範,展覽規畫前期導入視障者口述影像語音之「共融策展」(inclusive curating)思維,以及邀請視障者參與內容製作經驗,更是值得作為後疫情時代或未來數位展覽之文化平權實踐參照。


註釋: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