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頂著王冠與十字架的世界文化博物館?新開幕洪堡論壇實地走訪

洪堡論壇位於柏林宮舊址,建築部分牆面還原巴洛克風格的外牆與雕塑(圖右側),而寫著「Humboldt Forum」的粗糙水泥牆面(圖左側),則象徵柏林宮因權力更迭而不斷被摧毀與重建、作為「權力的工地(Baustelle der Macht)」的歷史。(Credit: Stiftung Humboldt Forum im Berliner Schloss / Photo: Alexander Schippel)

作者:王郁婷(德國萊比錫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2002年柏林宮重建計畫通過後,原定於2020年12月開幕的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礙於疫情只能線上開展,直至2021年7月20日實體展場才終於開放參觀〔註〕。洪堡論壇的外牆、中庭(Schlüterhof)與主大廳可見複製還原的巴洛克風格雕像與梁柱,未損毀的雕像真品及其歷史則展示於中庭一側的雕塑大廳(Skulpturensaal)。城堡地下室(Schlosskeller)是柏林宮保存最完整的區域,可見自中世紀遺留至今的地窖遺跡。

洪堡論壇主大廳及售票處,拱門與梁柱保留部分原始建材,二樓咖啡廳旁備有解說牌及望遠鏡,以便觀眾能清楚觀察雕像細節。(王郁婷 攝影)
雕塑大廳展出未經戰火及東德政府摧毀的雕像遺跡,並介紹柏林宮各處雕像的複製與重建過程。(王郁婷 攝影)

 

主建築一樓展出洪堡論壇命名由來的「洪堡兄弟生平展覽」(Humboldt Ausstellung),不僅介紹兩人在科學與文化研究上的貢獻,更貫徹洪堡論壇的批判精神,點出洪堡兄弟研究中隱含的歐洲中心主義。二樓則設有與柏林文化計畫(Kulturprojekte Berlin)和柏林城市博物館(Stadtmuseum Berlin)合作的互動式展覽「柏林全球(BERLIN GLOBAL)」。三樓以上預定九月底展出來自柏林多個博物館及洪堡大學的非歐洲文物蒐藏,面對文物返還的批評聲浪,洪堡論壇也秉持其對殖民主義的反思精神,規劃未來相關工作坊與無實物展覽模式。

主大廳後方展區展出洪堡兄弟的生平,以及他們對科學、文化教育的貢獻與反思。(王郁婷 攝影)
常設展「柏林全球」娛樂展區,觀眾可戴上耳機、走進如同舞廳水晶球的空間,隨著音樂搖擺。(Credit: Kulturprojekte Berlin, Stadtmuseum Berlin, Photo Oana Popa-Costea)
特展「驚懼之美:大象-人類-象牙(Terrible Beauty: Elephant – Human – Ivory)」探討4萬年前至現代,象牙與人類文化史的演變。(Credit: Stiftung Humboldt Forum im Berliner Schloss / Photo: Alexander Schippel)

 

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物,洪堡論壇也乘載著多元變遷的歷史。在「影片全景(Videopanorama)」展廳中,觀眾可透過圖片和影片,比對歷代國王與政治家對柏林宮不斷的摧毀與改建。然而,無論建築外型如何改變,柏林宮自中世紀以來便是象徵權力的兵家必爭之地,常與普魯士國族主義、軍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產生聯想。因此,在洪堡論壇規劃期間便有多方批評聲浪,質疑在「普魯士王宮內展示殖民文物」的合理性。而後,輿論的不滿聲浪又在確定重建城堡圓頂與十字架後達到新一波高潮。

圓頂與十字架未見於重建初期的設計圖上,而是在2008年的招標比賽中由建築師佛朗哥・史戴拉(Franco Stella)提出,其參考原型為腓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要求在1854年完工的圓頂,不同於柏林宮其餘部分的巴洛克石造建築,圓頂是由鋼鐵結構建成。

洪堡論壇備受爭議的圓頂與十字架,圓頂下方可見藍底金色銘文,翻譯為中文意指:「賜予人類的,沒有其他的救贖,沒有其他的名字,惟以耶穌之名,榮耀上帝。奉耶穌之名,所有在天上、地上和地下的人都應屈膝。」(張嘉哲 攝影)

 

在柏林宮更迭的歷史中,為何獨獨選擇重建19世紀的圓頂?其濃厚的普魯士王權與基督教象徵,莫不是與洪堡論壇涵容多元文化的宗旨相違背?而圓頂下方的基督教銘文高懸在世界文物上,更讓人很難不與基督教霸權作聯想。這些批判也督促我們重新思考:古蹟的重修該如何權衡?當展覽場地的象徵意義與博物館宗旨可能存在衝突,該如何協調與呈現歷史?

洪堡論壇從內部展覽文物到外部圓頂重建的爭論依舊在持續延燒,官網上設有議題討論區,歡迎民眾提出想法並公開討論,或許這也恰恰實現了洪堡論壇作為各方聲音發表論壇的初衷。


註釋: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