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家」該是什麼樣貌?倫敦家屋博物館「待在家中」計畫,重新探索家的意義

倫敦家屋博物館在2020年春季推出「待在家中」計畫,邀請大眾分享封城期間的家居生活。圖為民眾居家上班並陪伴孩童玩耍(更多故事)。(Courtesy of Museum of the Home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本文圖片由倫敦家屋博物館(The Museum of the Home)授權使用

位於英國東倫敦霍克斯頓(Hoxton)的「家屋博物館」(The Museum of the Home)20216月重新對外開放。經過三年的整頓,博物館以發現、揭示和重新思考「家」的意義為使命,打開了擁有300年歷史的建築和花園,並為博物館的藏品增加了80%以上的展覽空間。其中,個人的家居經驗成為博物館新展覽的核心,探索過去到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對「家」概念的思考轉變。

家屋博物館位於英國東倫敦霍克斯頓,於2021年6月重新對外開放。(Cmglee,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家屋博物館原名為「傑夫瑞博物館」(Geffrye Museum),前身是建立於1714年的一座救濟院,為Ironmongers公司和羅伯・傑夫瑞爵士的財產。1911年,救濟院在一項都市更新計畫中被倫敦郡議會免於拆除,部分原因是為了挽救該區為數不多的綠色公共空間。當時許多藝術家和設計師急於尋找能展示藝術工藝品的空間,議會靈機一動,決定將救濟院改為博物館。1914年,傑夫瑞博物館正式對外開張,由於該區一直是倫敦製造和販售家具的中心,博物館初期便以展示家具和木工品為主,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開始延伸到家居品和裝飾藝術的展示。1990年代末,博物館逐漸確立以展示「英國人的家」為宗旨,並在2011年正式更名為家屋博物館。

家屋博物館再現了過去英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圖為1937年英國人家中客廳重現樣貌。(credit Chris Ridley)

 

進入家屋博物館,彷彿走進了過去英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從壁紙到餐桌上的擺盤,這些細節皆是博物館藉由展示所帶來的時光縮影,爬梳了英國過去400年來「家」的面貌。今年新開放的「家庭展廳」(Home Galleries)則延伸至當代,這些展示藉由歷史物件和文獻,邀請觀眾在過去和當代的敘事中,探索個人對「家」的經驗。

「家庭展廳」藉由歷史物件和文獻,邀請觀眾在過去和當代的敘事中,探索個人對「家」的經驗。(credit Museum of the Home Em Fitzgerald)

 

「家」不僅是一場所,更是包含生命經驗與人類意識的容器──我們在家屋中,家屋也在我們之內,家的概念跟隨人類對空間的認同而有所改變。家屋博物館在去年推出的「待在家中」(Stay Home)計畫便呼應了全球疫情大流行下,人們對家的想像與轉變。這項計畫首發於2020年春季,當時英國正飽受第一波疫情大流行,博物館邀請大眾分享封城期間的家居生活。這項快速回應蒐藏(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所蒐集來的故事雜揉淚水與歡笑,記錄了大流行時代下,所謂「家」的意義的微妙變化。博物館更在今年一月向藝術家公開徵件,回應「待在家中」計畫的藝術作品將於秋季展示於博物館。

「待在家中」計畫記錄疫情大流行時期,所謂「家」的意義的微妙變化。圖為民眾居家理髮日常(更多故事)。(Courtesy of Museum of the Home)
一系列回應「待在家中」計畫的藝術作品將於秋季展示於家屋博物館。圖為親友間透過視訊線上相見歡(更多故事)。(Courtesy of Museum of the Home)

 

綜觀過去這一年,我們許多人的家都變成了結合工作、教育、娛樂等所有生活形態的場域,家屋博物館的重新開張恰巧落在人們對家最依存又衝突的時刻,對你來說「家」又代表著什麼呢?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