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當代藝術如何回應困難歷史?柏林舊國家畫廊展出集中營系列創作

柏林舊國家畫廊特展《畫作的反思—葛哈・里希特比克瑙系列創作》,展出以集中營照片為創作基底的抽象作品。(©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Nationalgalerie)

作者:王乃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碩士班)

1876年成立的柏林舊國家畫廊(Alte Nationalgalerie)以展出十九世紀繪畫為主,今年則特別展出當代藝術特展《畫作的反思—葛哈・里希特比克瑙系列創作》。藝術家葛哈・里希特(Gerhard Richter)選擇四張於奧斯威辛—比克瑙(Auschwitz-Birkenau)集中營秘密拍攝的照片為創作基底,以抽象畫面呈現此沉重議題。納粹時期的大屠殺一直是二戰後被討論與反思的議題,此悲痛的歷史事件如何又能否以藝術形式表現,成為德國藝術界的辯論焦點。

葛哈・里希特(2014)〈比克瑙系列〉,油彩、畫布。(© Gerhard Richter Kunststiftung)

 

里希特拒絕以藝術美化歷史暴行,卻巧妙地以其特有的創作手法與佈展方式延展德國社會對這段歷史的反思。這四張集中營照片由一位囚禁者偷偷拍攝,記錄下進入毒氣室前,在樹叢中脫去衣服的婦女;以及進入毒氣室後,被謀殺的屍體。里希特使用一貫的繁複創作技巧,將攝影圖像印製於260 x 200公分的畫布上,先刷上顏料,再塗抹、擦洗或用刮板刮除,經過數次的渲染與疊加,製造出分層且破裂的表面,讓原畫面的恐懼與黑暗從若隱若現到難以辨識。透過朦朧的抽象畫面營造出憂鬱、沉思的情緒,在展示和不展示之間開闢了一個新興空間,一個讓藝術、美學與社會反思並存的區域。

此次特展除了展出四幅作品,還有原版四張照片的印刷品,以及一大片霧面灰玻璃鏡。玻璃鏡為里希特早期的創作,本次特將鏡面放置於作品對面、反射四幅作品,讓觀眾在觀賞作品的同時,也看見自己的樣貌,以進一步反思大屠殺歷史事件與自身的關聯。普魯士文化基金會(SPK)主席赫爾曼・帕辛格(Hermann Parzinger)評論道:「若少了德國歷史脈絡,里希特的作品是無法被理解的。他的作品提供了我們一條路徑來了解這動盪的二十世紀。」

比克瑙系列與原照片印刷品共同展出,以大片霧面灰玻璃鏡反射作品,也提醒觀眾反思大屠殺歷史與自身的關聯。(©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Nationalgalerie)

 

本次比克瑙系列特展為柏林國立博物館(Nationalgalerie of the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與里希特基金會(Gerhard Richter Kunststiftung)長期合作的開端。預計從2023年起,比克瑙系列和里希特的其他作品將收藏於柏林文化廣場(Kulturforum)的二十世紀大型展示空間中。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