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專文】當代戰疫現場—英國博物館成為疫苗接種中心,勇於迎接後疫情時代!

倫敦科學博物館於今年3月11日以疫苗接種中心重新對外開放。(© Science Museum Group)

作者:林宜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英國博物館為何變成醫療現場?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與疫苗話題升溫之際,一則國際新聞報導英國皇室的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分別在5月20日與29日完成第一劑疫苗接種,他們公開了照片呼籲國民踴躍響應政府的疫苗接種計畫。引起筆者注意的是,他們接種的地點竟是在倫敦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而不是醫療院所,那麼一座原本在疫情中無奈閉館的博物館,為何成為醫療現場呢?

英國是世紀疫情中最早開始為國民接種疫苗的國家之一,早在2020年夏天,首相便指示英國國民健保署(NHS)規劃能最快為國民施打疫苗的機制。NHS的計畫核心目標是,一旦正式開打,必須迅速將疫苗送進人們的手臂中,而不是留存在冰箱裡(Jabs in arms, not in fridge)。然而被疫情擾亂下斷續封城超過一年的英國人,對疫苗接種的接受度和考量不一,NHS注意到有些民眾身心脆弱,不願意離家到陌生的醫療場所,少數民族與弱勢族群可能不易接收到接種資訊等問題。為了推動醫療平權,NHS規劃接種的地點盡可能接近社區,並且按照每天可執行的規模分為三種層級,除了主要的大型醫療中心之外,還招募了博物館、體育館等公共場館,以及社區藥局與家醫診所作為小型接種地點,並且允許藥局在教堂、清真寺等宗教場所設置臨時接種站,讓人民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就近前往。

博物館參與抗疫行動,社區關係建構的重新啟動

倫敦科學博物館是英國學童們及親子訪客最愛的學習地點,著重互動式的詮釋策略,且擁有號稱全世界最大、最完整的醫藥展示廳「醫藥學:惠康藝廊」(Medicine: The Wellcome Galleries)。如今這裡也是第一批加入疫苗接種服務的國家博物館,在閉館一年後於2021年3月11日重新以另一種角色為所在地肯辛頓與雀兒喜自治鎮(Kensington & Chelsea Borough)居民服務,並同步展開許多與疫苗有關的計畫,不僅親身參與抗疫行動,也將當代醫療科學與危機的紀錄帶到博物館現場。

倫敦科學博物館以疫苗接種中心之新角色為當地居民服務。圖為第一位接種疫苗的Jean Adkins女士。(© Science Museum Group)

 

在整個疫情閉館期間,倫敦科學博物館善用線上資源,發布館內與疫苗和流行病相關的藏品故事與觀眾持續溝通。在醫療科技探討方面,舉辦「疫苗接種遲疑影響力」(Vaccine Hesitancy)線上論壇,邀請美國白宮首席醫學顧問、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等國際免疫科學家參加,從科學視角分析民眾對於接種疫苗猶豫不決所可能產生的各種影響,以及舉辦「快速回應」(Rapid Response)論壇,探討生技界如何在史上最短時間內生產出救命的疫苗。典藏方面,博物館也把握機會展開「收藏新冠肺炎」(Collecting COVID-19)行動,將世界第一批輝瑞BioNTech疫苗與牛津AstraZeneca疫苗的瓶身、新冠肺炎的各種檢測工具組,還有政府每日對民眾簡報宣導用的手板等物品,加入展示陣容之中,為本世紀重大流行病所造成的醫療狀態與社會衝擊留下歷史,確保博物館重新開放後能持續保有當代性。

倫敦科學博物館致力於蒐集世界各地用於大規模接種計畫的第一瓶疫苗。(© Science Museum Group)

 

倫敦科學博物館的加入具有多重意義,不但契合其價值內涵,實踐了博物館的社會任務與作為公共領域的重要性、即時性,同時也豐富本身的典藏與歷史。英國還有其他兩個地區型的博物館也受到徵召而設立疫苗接種站,位在西英格蘭達德利(Dudley)的黑郡生活博物館(Black Country Living Museum)在閉館期間以抖音(TikTok)的趣味演出成功在網路世界爆紅,甚至比科學博物館更早加入計畫。由於疫苗接種的分配具有地域性,一般人也會選擇離家近、自己熟悉的環境前往施打,能使人信賴的博物館不啻是個好選擇。從蒸汽機車博物館(Steam Museum of the Great Western Railway)的個案分析來看,博物館方對於能用這種模式服務鄰近居民感到驕傲,不但成功招募更多志工,也有機會主動致電關心未現身施打的居民,在即將迎向重新開館的準備期間,能以此建立社區與博物館的情感是非常關鍵的過程,使得控制疫情和博物館經營展現了雙贏的可能性,在博物館飽受挫折之後,得到重啟關係建構的契機。

疫苗接種是當下最重要的世界全民運動,英國以外的國家都有徵收或召募大型博物館使用的狀況,例如美國著名的紐約自然史博物館便參與其中、西班牙使用了加泰隆尼亞鐵路博物館的車輛展示大廳、羅馬尼亞的吸血鬼城堡提供接種作為入館參觀前的服務選項、義大利則將接種中心設置在米蘭達文西科學博物館,而拿波里卡波狄蒙特美術館則讓接種後的民眾在展廳內邊觀賞美麗藝術品邊休息片刻。其實重點並非止於提供醫療場所,而是這些因為疫情休館沉寂了一年餘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利用配合國家醫療體系的機會,成為照顧國民身心健康的場域,展開與在地觀眾新的關係建構。

開始採取行動!迎接後疫情時代的博物館

歐美博物館熬過了2020年的裁員閉館與經費危機,正在逐漸重啟大門,尋求開放復甦可發揮的社會責任與後疫情的新常態。各種規模的博物館陸續製作了參觀說明影片,小心翼翼向觀眾說明防疫新規範,例如展示參觀動線的重置、導入預約限額制度、制定消毒與口罩公衛規定等,而作為館內重要收入來源的餐飲服務多半仍無法恢復正常供應,逛博物館變成後疫情時代的另類經驗。這些掣肘的規矩,使得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參觀博物館的行為或許將大舉回歸教育性的目的,降低對娛樂休閒的體驗需求。博物館的展示與教育政策到底該如何調整因應,尚待實驗與觀察。

2019年國際博物館協會京都大會(ICOM KYOTO 2019)將博物館與聯合國「2030年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連結,強調近十年博物館必須把握機會重新定位自己在各種不同層面能為永續議題做出的努力。這場世界性的醫療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具有全球共時感的事件,也是一個契機,讓身處第一線的博物館思考如何從收藏、研究、展示、推廣、經營策略等角度推動多元平權、社會連結、環境永續,將對未來的博物館發展影響深遠。

臺灣的博物館在2021年5月起面臨疫情挑戰而全面暫時關閉,漫長的抗戰才剛開始。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博物館領導者應從歐美博物館的經驗中獲得啟示,在重新開館之前,預想能為後疫情時代做好的準備。我們該好奇疫情的當下與過後,觀眾(或非觀眾的一般社會大眾)的需求有何改變?他們對博物館角色的期待是否也將轉變?而博物館的價值又會是什麼?如果重新開門卻仍然是原本的博物館,便可能錯失了危機情勢下轉變的契機。臺灣的博物館人值得在此刻認真思考,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發揮館舍各自專業以積極創造新局?最重要的是,必須迅速採取一些實際的行動!

臺灣的博物館人值得在此刻思考,如何發揮館舍各自專業以積極創造新局?圖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新冠肺炎防疫蒐藏。(田偲妤 攝影)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